我們身邊學鋼琴的孩子很多,半途而廢的也很多。作為家長,有的任務孩子學鋼琴就要學的有成就的;有的任務隨便學學,會彈就成的;也有的為了培養孩子音樂素養的。學鋼琴到底要讓孩子學什么?不知各位家長是否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。
其實,孩子在學習鋼琴的同時,還應有更深刻內涵的收貨。你面對眾人發言、表演的時候,你緊張不緊張?緊張的恐怕不在少數,有人甚至頭腦一片空白,張口結舌,人們常說這是心理素質差。那么,電視臺主持人、演員天生心理素質就好?其實只是歷練得多了,便逐步控制了緊張情緒。 除了幼兒,很少有天生上臺不緊張的人,往往年齡越大緊張程度越強。孩子能有條不紊地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思想,能大大方方地演奏上一首作品,是不少家長所期望的。達到這一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:多在這種場合歷練。在孩子準備演奏會的過程中,從曲目選擇到練熟、背會、彈精,演出時穿什么服裝、演出幾點開始、第幾個表演、多少觀眾來聽,這諸多事項都會對孩子產生壓力,且越臨近演出心理壓力越大,一開始孩子免不了緊張,可能會彈錯,甚至彈到一半竟然接不下去了,但是只要多參與,多鼓勵,孩子的表現一定會越來越好。經受住這一次次的考驗,對孩子將會是寶貴的財富。
第二,鋼琴學習更是一種對人類文化的學習。業余鋼琴學習者說到底表演機會有限,他們最終不是成為音樂的演繹者,而是音樂的享受者。 所以應通過鋼琴這一切入點,讓孩子了解交響樂、舞劇、歌劇、世界音樂等眾多音樂文化,學會欣賞音樂,理解音樂、鑒賞音樂,開拓藝術視野,培養正確的審美取向,在博大精深的人類文化遺產中度過有意義、有品位、豐富多彩的人生,這才是音樂學習最終的落腳點。
第三,培養孩子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。不知家長們有沒有這樣的體會,孩子們特別喜歡彈已經練熟了的曲目,一遍一遍彈得可開心了。等到練習新作品的時候,特別是最初幾天,總是不那么情愿。 在鋼琴學習中,孩子每練習一首新曲目,都會遇到某些困難,在不斷練習中,曲子由生疏變熟練,難點一個個被解決了,孩子們勇于克服困難品質也就在每天的練習中被不斷錘煉。人生恐怕就是一個面對困難,解決困難,迎難而上的歷程,一個孩子具有了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,他的人生應該沒有什么可擔心的了。
第四,毅力、恒心、鍥而不舍是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。許多鋼琴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,在他們眾多鋼琴學生中,學得最好的不是最聰明或是天賦最好的,而是刻苦、認真,不缺課的那個孩子。這說明了什么?亦有數據表明,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與其智力因素并不一定成正比,反而是樹立目標,并且朝著這一目標鍥而不舍地前進具有決定性作用。
第五,鋼琴鍛煉孩子身體協調性,堅持彈琴的人,普遍身體協調性會好過普通人,在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,我身邊的朋友很多從事別的不同行業,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,用一只手和胳膊的情況比較多,勢必另外一只就會相對弱一點,但是學鋼琴的不一樣,他們經常用到兩只手,自然協調性會好很多,再做一些動作的時候,相對來說會很快。
第六,長期練琴的人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宣泄方式和情感表達方式。可以忘憂,很多人在心情壓抑的時候,都可以用鋼琴去抒發,很多時候當很多情緒襲來的時候,只要彈彈琴,內心就會靜下來。學習鋼琴無疑為孩子將來提供了一個宣泄情緒的方式,當有一天孩子感到孤獨的時候,希望身邊還有鋼琴陪伴他,還有音樂陪伴他,當心情不好的時候,除了運動,還可以通過音樂來抒發情感
最后,不難發現,有些家庭中鋼琴成為了一件擺設。從買鋼琴到支付鋼琴學費是筆不小的開支,就經濟而言,如此巨大的投入都可以半途而廢,孩子們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還有什么不能放棄的?而督促孩子每天堅持練琴,不論困了、累了,或是學習緊張,哪怕僅僅練琴20分鐘,都是對其毅力、恒心、鍥而不舍和責任感的鍛煉與培養,更為孩子將來的人生之路打下基礎